在這難得的4天連假期間,總覺得要寫些什麼來和大家共勉一下,畢竟今年應該景氣要好轉的,但看著高漲的物價及電價,恐怕這景氣復甦是看不到起點… 在先前第二篇文章裡,提到我離開公部門,轉戰IT業界的第一間外商公司,因為帶我入門的前輩初心變了,導致後來不歡而散,當然我的外商任職夢也暫時止住 而我所物色的第二間公司,對職涯的打算就是回到離開警界前的專業-資訊安全,當時的我明白自己不能先離職再找工作,所以趁著赴北部出差時,我趕緊完成客戶端的任務,抽空參加幾場面試 說實在,在本人還未建立資安領域的人脈與知名度前,面試過程不太順利,主要原因有二:第一、我不想把自己的起薪開得太廉價(好歹我也是在外商公司待過才做轉換的);第二、能接受我初上北部找工作又是警察背景的雇主,基本上都是小公司 所幸我在每場面試都能從容應對幾個情境題,儘管不是每家公司都能接受我開的薪資,但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,當時以我在IT業界僅將近1年的資歷找新工作,最後同意接受開高薪的公司還是有的,而這樣的堅持,更奠定我之後往IT領域求職的薪資水平節節高升的基礎 這回錄取我的公司,是一家專做國外軟體推廣的代理商,因為產品全部是外國品牌,所以外語能力相對重要,而且我發現IT業界有個現象,懂技術又同時具備外語能力的工程師,數量是少的 先前我也提到,從警校畢業之後,便依照自己的興趣持續修習了3種外語,所以儘管技術層面的資歷不是那麼久,但因為外語能力加持,加上做國外產品的公司,經常需要閱讀原廠技術文件,所以雇主願意買單我所開高薪的條件,肯定也有這方面考量 另外,我會想要到北部工作,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個人因素:一、北部資源多,對於打算謀求高薪或轉換跑道的機會較大;二、我一直夢想如「台北女子圖鑑」的主角般,往台北市區發展,至少每天能望著101上下班就覺得很滿足(這點純屬個人喜好XD) 經過我還在新加坡外商公司在職期間巧妙地安排,總算如願於離職後無縫接軌新公司,而工作內容主要是推廣新引進的SIEM產品(簡單講就是蒐集紀錄,分析有沒有資安風險的好東西),以及所屬客戶端開單維修、除錯作業 這個工作和我在離開警界前很類似,差別在於,早期在公部門是不用做客戶推廣的,不過我覺得很多人都把客戶視為牛鬼蛇神般,相當懼怕 這點我倒沒有困擾,總是帶著交朋友的心態去和客戶交涉,儘管對方曉得我是菜鳥工程師,最後總能和客戶合作無間 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,接手的第一個金融業建置案,是該公司首家金融客戶,系統建置金額也算近年來大筆的專案,老闆相當重視且謹慎 在驗收當天一直擔心我無法應付客戶的驗收條件或要求,結果我只花不到兩小時就搞定驗收作業,有些環節客戶還幫我做好,效果超乎預期,驗收通過當天,老闆一整個龍心大悅(不過這卻也是我惡夢的開始),直說看不出我這麼駕輕就熟 熟悉資安領域的人都曉得,SIEM產品算是資安屬性中技術含量較高的一種,所以經過前次專案的成功,老闆對於我這個菜鳥工程師的技術底子越來越有信心 從那之後開始,我被交付越來越多支援其他產品線的任務(當然也和公司內部人員流動率有關),搞得我得經常加班,才能把客戶報修的案件處理完 再者,乙方的角色就是要經常更新產品知識,甚至花很多時間在系統整合的測試及實作,所以我每天的固定行程,就是上午收單、做測試,下午跑客戶現場,晚上回覆客戶、判斷測試結果再測 這樣的行程排下來,每天都過得十足充實,果然實現我看著101大樓點燈下班的心願(真不知該開心還是難過>’’<),當然做到過了試用期,老闆有直接把我拉到技術部門核心的想法 但這相對應的代價,就是產品線要接得更多,客戶也要跑得更勤,我那時才體會到何謂「你要老闆的錢,而老闆要你的命」的概念 就在離開這家公司前一個月的時間裡,我其實被寄予厚望,但看著內部其他產品線的人員漸漸流失,我也開始擔心這樣子多工的生活可能一去不復返 直到離職前那一週,我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2小時,已經快到可接受被榨乾的臨界值了… 偏偏老闆這時又突發奇想,要調整我的座位,原因是老闆覺得這樣比較有利我邊做測試邊回覆報修結果,這點子讓我直奔辦公室爆氣說明,指出這些不是調整座位就能解決的問題,而是應該設法把其他產品線的人員留住,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不料,老闆覺得這種人員安排不需要由我來建言,我只要依照指示做好該做的份內事就行,只記得老闆最後和我確認道「你這座位到底搬不搬?我這是為了你方便和以後發展設想的」 我直接不假思索地回覆「不搬,因為搬不搬都不影響我的作業速度,反倒覺得老闆應該多關心員工內心真正的想法,而不是只專注在這些無謂的小事上」 老闆聽完也爆氣回應「我不需要你來教我怎麼帶人!不搬的話,明天你直接走人」;聽完,我只冷冷地回了一個字「好」,然後那天成為我當週唯一只工作10小時就能下班的一天 隔天一早,收拾東西要走人的時候,HR主管和技術主管都再找我談過一次,要我去和老闆談和,但我心意已決,也秉持在職場打滾的底限原則「沒有尊嚴的工作,給我再多錢,本人也不幹」,準時在10點鐘踏出辦公室後,就沒再回頭了 後來偶然和比我晚離職的同事再聊到該公司,才知道,自從離職之後,SIEM的領域就沒人力再繼續推廣,公司的營運規模也縮小了,我想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帶人沒帶到心吧… 這篇講了我在新工作奮鬥的心路歷程,還是要以自身經驗提醒大家,如果你有想往IT轉職,並且也和我當時一樣迷惘,想要請益、諮詢或討論的,都歡迎加入我的聯繫方式 我可以依照在IT業界打拚的經驗,免費協助無助的人們做一對一諮詢和履歷健診,當然也想透過這樣的現身說法,傳達一個概念「如果你對工作沒有原則,容易任老闆擺佈;而如果你對人生沒有信念,便容易受金錢折磨」 唯有堅持原則和信念,不停地鍛鍊本事及膽量,你才能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~ |
如果喜歡我們,請不吝在下方點個訂閱唷!
就在上週四,下班前找主管確認下週要遞交的資料內容,確認完之後,本來準備安心下班,沒想到主管把正要回座位收拾的我叫住 她若有所思地問我:「能再耽誤你一下嗎?剛好有事找你談」於是,我們步入經常開小組會議的小會議室內,開始讓我摸不著頭緒的對談 「是這樣的,剛好今天你在,就想說順便和你宣達今年上半年的考核結果」主管面帶微笑地對我說道 我其實心裡有數,這次的考核結果應該不至於太差,畢竟我在第一關自我評核的時候,把分數刻意打低,送到第三關前,主管和我訪談的時候,還說在她那一關會把分數再上調 即便如此,我還是不清楚為什麼當晚她的神情,彷彿在喜悅當中帶有一絲顧忌 因為接近下班時刻,主管似乎有長話短說的壓力,於是開頭就直接破題「這次公司給你的考核結果,績效獎金的部分是B+,也就是符合正常標準,至於加薪的部分,則是A,就是比正常再更優秀些」 我臉上露出的些許狐疑神色,好像被她察覺了,她便急著補充「獎金的B+標準,就是會如同聘僱合約上載明的,公司規定的獎金基數,而加薪呢…則是在獎金之外,額外把你本薪上調,另外…」...
好久沒上來小惡魔發表我的豐功偉業了,這陣子經歷了不少事,讓我不禁又回想起以前在IT產業累積人脈與經驗,篳路藍縷、苦中作樂的日子 最近因為在跨部門協調上遭遇不少挑戰,這要是以前在資安與IT部門還沒分家的時候,其實很少見,但自從政府機關開始將資安專責的概念,推向上市上櫃企業,甚至連中小企業都要普及時,資安與IT的愛恨情仇便愈發白熱化… 而這種冰凍三尺的專業見解,發生分歧而擦出的火花,進而演變為火爆場面,我倒也見識過不少,想想還真的大開眼界,竟然為了爭論真相而互不相讓,著實令我覺得不可思議 醞釀這麼久,究竟火爆場面是從何而來的呢?其實很簡單一個道理,在資安與IT未分家的時候,大夥兒是互助合作的概念,畢竟同一部門當然會同一鼻孔出氣 一旦資安成為獨立單位,而且是那個原為同事,突然有朝一日握有稽核實權,要走入IT部門去挑毛病的時候,昔日的友好狀態便產生利益衝突 衝突的有可能是部門名聲,又或是來自使用者的抱怨,更可能是上級的責罵 還記得我在之前的電信公司,擔任資安稽核角色的時候,某位同事反映防毒軟體好像掃到病毒,發出告警,而且警示視窗還無法關閉,不斷彈跳出來,影響了他的工作...
前一篇文章提到,一旦有讀者敲碗,就要和大家分享我在電信公司所創下的一些事蹟 會進到電信業這個領域,和我從警時代的背景有些淵源,當時還是警察的時候,掌管的資訊系統,便是和衛星定位業務有所相關的,而啟用衛星定位服務,自然也會附帶有通信需求 正因接觸了前述衛星通信的業務,自此我的腦洞大開,畢竟衛星鏈路的傳輸方式和陸地通信雖然有雷同之處,但其傳輸協定、收發原理和路上思維依然相去甚遠,因此要把衛星那個模式,直接套用到陸地上總是會有落差 我認知中的電信業,是要爬基地台、測訊號強度、接客訴電話及到府安裝數據機的刻板印象,但因本人應徵的是資安職缺,所以工作型態比較像是朝九晚五,沒事就要刷存在感的上班族 無奈前述的內勤工作型態,相較外勤一下班就能交接給下一個當班的苦主,內勤大多是要燒腦訂政策、寫計畫與管理專案進度的差事… 如同許多民眾對於電信業不務正業的印象,意即除了室內固網、手機行網這些可以想見的網路服務之外,還有很多像電子商城、加值服務與週邊金流交易的衍生性商品或類電信服務推出...